试论“后疫情时代”中国钢铁行业如何化危为机——
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重塑“数智化”产业生态圈
彭在美(上海钢管行业协会,上海,200070)
【内容提要】疫情对中国钢铁行业是一次压力测试,暴露生产难题有三大变化,市场格局有三大变数。如何化危为机,就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重塑“数智化”产业生态圈。评估2020年中国钢材市场需求预测值不低于8.5亿吨,钢材产量占了世界钢材产量半壁江山,复产水平恢复到全球主要产钢大国的领跑位置,为维护中国的全球制造中心地位作出贡献。
目前疫情已延烧到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全球金融受到严重冲击,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相同的遭际皆源于疫情。从世界疫情现状来看,中国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力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提速扩面。现在有人提出说进入了“后疫情时代”,中国钢铁行业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这是因为,所谓“后疫情时代”真正的分水岭并不在于疫情过后的自然节点,而在于中国钢铁行业是否达到这样的共识:这次突发的疫情是对钢铁行业一次大考,是对企业实力一次检验,集中表现在疫情重塑了产业生态:萌生“数智化”新业态新模式的雏形。
1.准确识变。疫情对钢铁行业是一种压力测试,把在正常情况下所隐藏于行业存在的矛盾或者问题暴露得更加彻底。受疫情的影响,钢铁行业阶段性的生产难题有三大变化:“原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人员到不了”。钢铁企业的市场格局也有三大变数:“钢材价格震荡下行”、“企业利润不断收窄”、“营销竞争日趋激烈”。使我们不得不“见招拆招”地逐一化解行业面临的风险。从这个视角来看,疫情对行业的发展起了倒逼的推动作用。
2.科学应变。疫情期间,诸多行业被按下了暂停键,使在线行业的需求“井喷”,例如在线教育、居家办公以及在线直播等服务平台大受欢迎,5G时代在加速社会的变革,所谓未来已来。疫情既是公共健康与社会安全的危机,又是持续和深化E时代思想与实践的契机和转机。对钢铁行业又何尝不是如此。
在今年年初,疫情集中爆发之际,在武汉交通管制和国际市场对中国禁飞的双重禁令下,武钢耐材企业积极与印度客户沟通,通过视频电话远程指导砌筑施工,24小时在线跟踪施工进度和转炉冶炼,显示了武钢耐材企业作为中央企业的信誉度和强大的市场保障能力,因而,在国际市场的订单几乎未受任何影响,与印度JSW、JSPL等深入合作。
河钢唐钢创新“云端对接‘无接触’营销模式”,与美的集团就家电用钢专属定制新材料,在唐山、佛山、武汉、重庆、芜湖、邯郸跨越6个城市召开“隔空”视频交流会于2月21日准时进行。疫情防控期间虽不能到现场面对面与客户交流,但是“见屏如面”,与客户沟通无距离。除此而外,河钢唐钢还积极通过互联网、电话、微信、传真等多种形式与客户远程沟通,充分发挥小微团队产销研一体化优势,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产品营销和客户服务工作。今年年初以来,河钢唐钢为美的供货家电板3.4万吨,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首钢京唐公司也是用“屏对屏”联系方式,加大镀锡镀铬板现货网络营销力度,大部分产品直接发到终端客户的原料库,向有接货能力的客户的订单货权转移,保证及时供货。
马钢车轮境外“抗疫”缘何比较强?其实,疫情在国外爆发对马钢也同样影响大,海外客户多在重点疫区。但由于多年来马钢在国际市场建立了固定的客户群和稳定的销售渠道,世界四大矿石巨头(必和必拓、淡水河谷、FMG)美国GE公司、德国和法国以及俄罗斯等铁路公司与马钢有长期合作关系,所以在每一年度末,马钢与用户签订年度协议,从而锁定下一年度的主要订单。即使在当前疫情中的市场形势下,马钢今年前两个月车轮产品按计划仍然发往了美国、墨西哥、英国、俄罗斯、南非、澳大利亚等海外客户。当时国内汽车运输受阻,马钢将国内汽车运输改为水路和铁路运输。由于疫情影响,国外商检人员出入境必然不太方便,寻找客户能接受的国内第三方检测机构来现场进行远程等方式进行检测。关于售后服务,通过电话、视频会议等方式及时解决订单执行或交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国内疫情渐稳,国外疫情迅猛发展势态,我国钢材出口不可避免受影响。相比之下,马钢车轮外贸市场整体稳定,作出了示范。
战疫期间,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钢铁企业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从而重塑了产业生态,催生了“数智化”新业态新模式。这方面,南钢做出了榜样。南钢通过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升级、构建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资源整合体系。其主要特点是持续推进C2M(用户直连制造)产业生态圈,促进产业链能级再提升。南钢今年前两个月虽然受疫情影响,钢铁产量有所减少,但南钢仍然实现营业收入226亿元,同比增长6.02%,实现利润8.68亿元,同比增长40.94%。其中2月份实现发船超过8.5万吨,抢接订单超过15万吨,均创近5年来历史新高,第一季度已签合同。协议订单达60万吨。
3.主动求变。山钢领导今年3月初坦言:“疫情期间暴露企业的短板说明,要加快产业生态圈建设”。[1]这就是要求钢企为龙头,聚集上下游产业链多种产业,聚集技术、人力、资源等要素,形成供应、生产与用户空间智能化网络体系,结成三者利益共同体。
对上游产业链,要加快打造有利于产业链长期稳定发展的铁矿石定价机制,完善现行指数定价机制是当务之急。对于下游市场,目前钢铁市场的需求只是延后,并不会消减。短期来看,疫情对钢铁行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第一季度,对下游需求端的影响大于钢铁生产端。中期来看,随着疫情对钢铁行业的影响逐渐减少,国家逆周期调节政策力度持续加大,经济社会日益活跃,下游企业复产达产,钢材供需的突出矛盾会逐渐缓解,要继续跟踪和适应下游用户的用钢需求。表1中各下游用户用钢数量很有参考价值。
国家统计局负责人指出:“中国经济潜力还是非常大,一是消费潜力大,二是投资还有较大空间。比如投资,包括短板领域较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方向的领域也较多,还包括公共服务的一些欠账等,两个轮子不能偏颇,要在扩大消费与扩大投资的结合点上去发力”。央行今年3月16日实施定向降准5500亿元支持实体经济。
关于国内2020年钢材消费预测值,有数个版本,可供参考。冶金规划研究院2019年12月份报告为8.74亿吨,[2]比2019年小幅下降。(按:2019年我国钢材消费量约为8.75亿吨)。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20年1月份预测,2020年我国钢材消费需求量为8.89亿吨,同比小幅增长2%。[3]按行业来对比,预测值也有不同,见下表1。(本表是据文献[2][3]由本文编制)
从表1可知,这两家的预测值都是以2019年钢材需求值为基线做微幅震荡。
表1.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与冶金规划研究院关于2020年中国钢材消费量预测对比
(单位:亿吨)
序号 |
项目 |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 冶金规划研究院 | ||
数量 | 同比 | 数量 | 同比 | ||
1 | 全年钢材需求 | 8.89 | 2% | 8.74 | -0.1% |
2 | 建筑 | 4.98 | 2% | 4.75 | -0.6% |
3 | 机械 | 1.48 | 2% | 1.42 | -0.2% |
4 | 汽车 | 0.510 | -2% | 0.482 | -3.6% |
5 | 船舶 | 0.150 | -6% | 0.100 | -11.5% |
6 | 家电 | 0.140 | 3% | ||
7 | 铁道 | 0.570 | 4% | 0.550 | 1.9% |
8 | 集装箱 | 0.510 | -2% | ||
9 | 能源 | 0.410 | 3% | 0.345 | 1.5% |
10 | 其他 | 1.140 | 2% |
冶金规划研究院领导李新创2020年4月2日在《中国冶金报》著文称,“预计2020年我国钢材消费量约为8.5亿吨,同比下降约5.0%”。[4]钢协领导骆铁军在2020年2月28日“部分钢铁企业经营座谈视频会议”上说,“针对疫情国内外咨询机构预调了我国经济增速,钢协预计全年钢材消费将下降0.5%”。[5]笔者解读,是否是将原预计2%下降0.5个百分点,即为1.5%。因此,8.5亿吨也是预测最低值了。8.5亿吨钢材产量约占世界钢材产量的半壁江山,复产水平恢复到全球主要产钢大国的领跑位置,从而为维护中国的全球制造中心地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侯军,控疫情,保稳顺,补短板,统筹推进,中国冶金报,2020年3月13日,02版
2.孙宁,2020年我国钢材需求预计为8.74亿吨,同比小幅下降,中国冶金报,2019年12月18日,08版
3.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20年“钢需”预计小幅增长至8.9亿吨,中国冶金报,2020年1月17日,01版
4.李新创,疫情下中国钢铁的挑战与机遇,中国冶金报,2020年4月2日,08版
5.何惠平,孙宁,坚定信心,理性应对,携手应对市场挑战,中国冶金报,2020年3月3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