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不锈钢复合管(板)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规程》团体标准启动会在武汉予成激光智造有限公司召开。该标准由上海钢管行业协会团体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提出,武汉予成激光智造有限公司牵头起草,太原华欣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浙江九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燕山大学、中山威尔泰克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海德盟数控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嘉强(上海)智能科技股份公司等单位参与起草。
图为启动会现场
据评审会主持人上海钢管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卢致逵介绍,上海钢管行业协会团体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围绕该标准从2024年底开始做准备工作,按照全国团标平台的要求,在今年的1月2日上传平台公示,在不锈钢复合管(板)的行业应用范围内属于首个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规程。
武汉予成激光智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邹郁京在会上致辞时表示,此次评审主要是对该团体标准的初稿进行评审,旨在推动该团体标准进一步完善。
随着标准启动会结束,评审会正式开始。编写组组长由邹郁京担任。专家评审组由湖北省焊接协会、华中科技大学、上海海盛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宝世威石油钢管制造有限公司等单位代表组成。
邹郁京介绍了不锈钢复合管(板)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工艺规程团体标准制定的背景与目的。不锈钢双面复合板是一种高性能的金属材料,通常由两层不锈钢与中间的一层其他金属(如碳钢)通过热轧或爆炸复合技术紧密结合而成具有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和碳钢强度的新型材料。
焊接这种材料的最优工艺是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工艺,需要对其进行规范。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是国内近年新发展起来的一种焊接新技术,它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高焊接速度,相对于传统熔化焊(如气保焊或者埋弧焊),焊接速度得到革命性的提高。二是热影响区小。中厚板或者厚板采用传统熔化焊,由于焊接时间长、受热面积大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热变形。激光-电弧复合焊的高速度、小光斑,使焊件整体的热变形量大大缩小。三是高度自动化。该焊接装置已经可以安装到数控机床上,自动化程度高。四是省工省料降本增效。该焊接技术需要的填料比传统熔化焊减少约70%,使用目前的装备,≤32mm以下厚度的焊件不需要打坡口,>32mm的钢板也只需要打单边斜率15°的Y形坡口。五是环保和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激光-电弧复合焊不需要焊接药剂,填料也是纯金属丝,因此不产生带有气溶胶的有害气体和烟尘;焊接过程产生的少量金属飞溅,也可以通过调整焊接参数,采用保护性气体等,有效地控制和减少飞溅现象。激光电弧复合焊已实现自动化生产、远距离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劳动安全也得到了切实保障。
武汉予成激光智造有限公司已将该工艺应用于钢结构行业的生产流程之中,目前又将其延伸到不锈钢复合管(板)的应用场景。
图为双面不锈钢复合板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样品
双面不锈钢管(板)凭借其优异的耐腐蚀性、机械强度和美观性在以下行业得到应用。一是化工行业。在反应釜、储罐、管道、换热器等设备进行应用。二是食品和制药行业。在食品加工设备、制药设备、储罐等进行应用。三是船舶和海洋工程。在船体结构、海洋平台、海水淡化设备等进行应用。四是新能源行业。在太阳能设备、风力发电设备等场景进行应用。五是环保行业。在污水处理设备、废气处理设备上应用。六是核电、海工领域。此种材料对焊接要求比较高,不锈钢双面复合板结构与三明治的结构相当,所以用传统的焊接方式很难保证表层和焊缝耐腐蚀性能的一致性。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可以保证焊缝和材料表面的耐腐蚀程度一致,材料本身的结构不会被破坏。对于常规焊接技术,该项技术是革命性的,本次制定的《不锈钢复合管(板)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规程》,就是为该技术在应用端普及提供理论依据。
“未来焊接技术将进一步地优化,产品的性能也会得到提高。我们以此次团标评审为契机起步,推广到国内外相关的市场,应用前景广阔。”邹郁京说。
经过一天的严谨、认真评审,评审组逐条对该标准进行了审核,并提出了宝贵意见。经过与编审组的仔细讨论,最终完成了初审工作。
会议结束后,与会代表还前往予成激光生产车间参观了激光-电弧复合焊接装备,观摩了该工艺的实操演示,对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