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5日,上海钢管行业协会专家委在崇明岛北湖湾度假村,举办了“迎国庆七十周年 钢管市场研讨会”,畅叙钢管70年发展史,交流当前钢管生产经营情况。
上海钢管行业协会专家委牢记肩负“政府智库、企业智囊”的初心,不忘“维护行业共同利益,沟通会员与政府、社会的联系,促进行业经济发展”的使命,在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把握创业创新发展势所必然,为钢管生产把脉诊断、献计献策。
专家委孙永喜主任以切身经历,回顾了钢管行业和钢管生产技术的发展史,畅想了智慧钢管的发展愿景。
专家们通过研讨认为:在钢管行业生存发展之路抉择的当前,面临钢管产能过剩、劳动人口红利萎缩、环保制约已成生存瓶颈、外贸环境严峻复杂的形势下,钢管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如何图存求生、转型升级,既要慎思谨行,也要大胆创新。
很多钢管企业,在细分市场里,保持“专、精、特、新”特色,加快人才(特别是复合型)培养,找准市场前沿,增强新产品综合研发能力,提升已有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增强企业生存竞争力等方面,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也有专家认为,中国‘劳动人口红利’将升级为‘工程师红利’,中国每年大学理工科毕业生数量超过300万人,30年高等教育培养了数千万高学历人才,钢管企业应利用好庞大的“工程师”队伍。今年协会组织的‘激光在钢管生产中的应用’和‘机器人在钢管生产中应用’两场技术交流活动,就是借外脑推动钢管行业的技术进步。钢管企业要有意识引进高技术人才,增强企业技术进步的内生动力。
参会的二十多位代表,大多是来自无缝钢管、焊接钢管、不锈钢管、碳素钢管代表性生产企业的专家、技术人员,大家畅舒钢管情怀、交流市场研究心得、分享新产品成功经验、解惑钢管加工材料机理,探讨努力图存求生过程中所遭遇的难点、痛点问题。
会议还研究了推荐评审荣获第二届“科技创新奖”企业的事宜。为了进一步鼓励会员企业科技创新,协会每2年一次开展“科技创新奖”推荐申报评审工作,表彰在科技创新方面成效凸出的企业单位。第二届“科技创新奖”的评选,由协会专家委员会牵头,开展推荐评审工作。
会议最感染人的事例,要数获协会“终身成就奖”的老专家彭在美教授向大会呈献的“中国钢管行业朝着高质量、高效益的方向继续前进”的论文。彭老年逾耄耋,笔耕不辍,万言论文数据详实、立论严谨、论据可靠、论证有力,满纸钢管情怀,值得后人敬仰。
最后,巩宏良会长做了会议小结。
他首先代表协会广大会员单位和各位会长,对专家委的工作表示感谢!
他指出,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逆全球化”思潮和经贸摩擦持续、发达经济体政策外溢效应变数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的国际背景下,钢管产业链企业要更紧密地抱团发展,共同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创新钢管更美好的明天!
值此,祖国七十周年庆典之时,敬祝所有会员企业,宏愿再图、扬帆远航!